双翼植保无人机厂家|无人机UAV《巡逻无人机(patrol drones)》?
一、无人机的发展史么
我们都把无人机当做是当代的新发明,但它们参战的历史可是远比你想象得要长。以下展现的就是无人机的演进发展历史,以及它们是如何改变战争方式的。
27037544_1.jpg
1917:斯皮里“空中鱼雷”式
动力飞行器直到一战末期时仍然处于其婴儿期:莱特兄弟驾着他们那原始的双翼机飞过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的沙丘也不过是十年之前的事儿。但这同样是一个充斥着奇妙发明的时代。1917年,彼得.库伯和艾尔姆.A.斯皮里发明了第一台自动陀螺稳固仪,该装置可以帮助飞机在飞行时保持平直向前,无人飞行从此诞生了。美国海军采用了这一新技术,将他们的一架柯蒂斯N-9式教练机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飞行载具(UAV)——当时是用无线电波来控制的。斯皮里“空中鱼雷”式在飞行测试中挂载一枚300磅重的炸弹飞行了50英里,但它却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
27037544_2.jpg
1917:凯特林“空中鱼雷”式
凯特林“空中鱼雷”式也被昵称为“凯特林小飞虫”,这种木制飞机在1917年的造价为400美元,载重为300磅。这种“小虫”由通用公司的查尔斯.F.凯特林设计,飞机配有可拆卸机翼,并且可以从自带滚轮的小车上起飞。到一战末期时,美国军方为“凯特林小飞虫”下了大批订单,但还未来得及投入使用,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27037544_3.jpg
1935:DH.82B“蜂后”式
直到1935年以前为止,当时的无人机在起飞后都无法回到原点,所以没法对其加以再利用。随着“蜂后”式的问世,无人机得以返回其起飞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它们变得更为实用了。“蜂后”式的飞行高度达17,000英尺,最大速度为100英里/小时,它在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中一直服役到了1947年。
27037544_4.jpg
1944:V-1(复仇武器1号)
阿道夫.XTL想要用一种会飞行的炸弹来对付非军事目标,于是在1944年时,一个名叫弗莱舍.弗鲁岑豪的德国工程师设计了这种飞行速度为470英里/小时的无人机。V-1是当代巡航导弹的先驱,得名于“Vergeltungswaffe”——即“复仇武器”1号,当时准备用来轰炸英伦诸岛。V-1的载重量大大超越了它的前辈,而且携带的弹头往往都达到了2000磅。V-1从发射斜坡上起飞之后会先按照预定轨道飞行150英里,然后再释放战斗部,有900名以上的英国平民死于V-1之手。
27037544_5.jpg
1995:瑞安“火蜂”式
瑞安飞机公司于1951年制造了第一架“火蜂”原型机XQ-2,并在四年后实现了首飞。火蜂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动力无人机,被美国空军率先装备。这种无人机被用来执行情报收集和监听无线信号的任务。
27037544_6.jpg
1963:洛克希德M-21与D-21
M-21是A-12的型号之一,也是黑鸟家族中问世最早的一款型号,这型飞机被用来发射洛克希德的一款高空无人机——D-21。M-21和D-21诞生于1963-1968年之间那场秘密项目的一个子工程中,该项目在后来的40多年中始终保持机密状态。M-21的设计比起之前来得到了不少改进,其中包括为发射控制员新增加的一个副驾驶舱。在1969-1971年之间,这两款型号的飞机在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一起执行了4次间谍任务。1966年,一架D-21无人机在发射时与M-21母机相撞,此后这个“21家族”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7037544_7.jpg
1986:“先锋”RQ-2A
“先锋”无人机系统于1986年12月实现首飞,它能够为战地指挥官们提供特定目标或战场的实时图像——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它能够执行包括“侦察、监视和目标获取”在内的一系列任务。“先锋”于1980年代末期首次投入使用,它在格林纳达、黎巴嫩和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以较低的损失满足了军方以无人机获取目标的要求。“先锋”至今仍在服役,它由一个火箭助推器发射升空,负重为416磅,每小时飞行速度超过109英里。它可以在空中悬停,而且即使是降落在海上之后也可以回收。
27037544_8.jpg
1994:MQ“捕食者”无人机
1994年,通用公司开始生产MQ“捕食者”无人机。“捕食者”的最新型号已经从一种纯粹的侦察用机变成了可以携带武器并攻击目标的飞机,而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已经有125架以上的“捕食者”移交给了美国空军,还有6架则在意大利空军中服役。从1995年开始,“捕食者”无人机就被北约和联合国用于执行在波斯尼亚的任务,后来也参加了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不过目前正在逐渐退出现役。
27037544_9.jpg
2004:RQ-7B“暗影”200
RQ-7B“暗影”是无人机大家族中最袖珍的型号,目前在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服役。该系统可以对距离战术行动中心125千米之外的目标进行定位和识别,从而使得旅一级的指挥官们能够更为迅速地进行观察、指挥和行动。这款无人机在中东的用途很广泛,截至2010年5月,其飞行总时数已达500,000小时。
27037544_10.jpg/>2005:“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正在发射火箭
“火力侦察兵”这款无人直升机以其能够在任何适宜的军舰上和不适宜的地表上自动起降的能力而著称,它是于2000年初由美军开发出来的。在此图中,这架“火力侦察兵”正在试射2.75英寸非制导火箭弹,摄于亚利桑那州犹马试验场的一次武器试验期间。(俊鹰无人机)
二、无人机定位设备
三、植保无人机的灵感来源和运用技术?
植保无人机的灵感来源是飞行灵活的苍鹰,它们可以在细小和多障碍物的空间里面快速飞行,而且它们翼长虽然很长,不过却懂得在森林内穿越树与树之间的空隙时,快速收起双翼穿越。Kt02
植保无人机施药效果好,可贴近农作物0.5-2米喷药,雾流上下穿透力强,漂移少,雾滴细匀,可提高农药利用率30%以上。节水环保,使用超低容量施药技术,每亩施药仅需400-600毫升。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操作人员需经过10-15天的培训,即可学会植保机的飞行施药操作及日常维护。操作简易,植保机只需要在田间地头空地就能带药垂直起飞降落,操作灵活、方便。加药、换电池方便快捷,几分钟即可完成飞防药剂及电池的更换、安装。
植保无人机观察地形及环境。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农田所种的植物不同,高度不同,地形也不一样。如果没有障碍物,地形规整,这样是最好的。我们可以使用地面站。规划航线,提高效率。如果地形不规则,我们不要太依赖智能化,最好选择手动模式。比如玉米地,农作物高,视野不开阔,飞出去一段距离就看不清了。目前无人机定高还在不断的探索,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地形,建议使用手动模式,田间遇到水洼,地埂等都会影响飞机判断高度。
四、大疆创始人汪滔的创业故事
大疆是一款无人机的品牌,创立于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汪滔创立。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尽了解下大疆创始人汪滔的 创业 故事 吧。
大疆创始人汪滔的创业故事_关于大疆汪滔的创业故事
他是消费级无人机的行业老大,占据 70%的全球市场份额;他是全球无人机行业的第1位亿万富翁。他在宿舍创立的“大疆创新”正低调的主导着全球无人机革命。35岁的汪滔,以黑马姿态,拥300亿元身家成为最富饶的80后白手起家富豪。
留学 被拒、毫无目标,创业从宿舍开始
汪滔198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因为家境不错,从小喜欢航模的他曾从父亲那里得到过一架遥控直升机。在他的想象中,直升机像一个可以随意操控的精灵,能悬停在空中不动,也可以想让它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操控难度很高的直升机起飞不久就掉了下来,飞速旋转的螺旋桨还在他手上留下了一个疤痕。
“那时我想做一个能够自动控制直升机飞行的东西出来
《LYUAV SERVICE 巡逻无人机(patrol drones)》
电话微信(Mobile/Wechat): 086-19212129661
飞机(TG): @bwuavglt68
邮箱(Email): [email protected]
我司专注于老板一对一服务(We focus on the boss one-on-one ser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