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萤火虫无人机!无人机由于独特的优势特征而逐步成为当代战争中一款重要的装备,尤其在无法有效反制对手的情况下,无人机更是攻城夺地的关键法宝,发挥着令人印象的作用。早在2016年,以色列曾公开过绰号为“萤火虫”的自杀式无人机,引发外界特别关注。到了2020年,以色列军方已实际部署了该无人机,这引发美军极大兴趣,有传言美陆军已将其作为应对作战的单兵武器采购目标。作为一款直升机式无人机,“萤火虫”出自于著名的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之手,机身直径仅为8厘米,而高度达40厘米,重量为3000克。从结构上看,“萤火虫”无人机拥有折叠式螺旋桨。动力来源于电机,供电系统为电池作用。该无人机其实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装置,由无人机和遥控控制面板组成,整体重达15千克。其按照模块化结构而打造,作战范围覆盖500至1000米的范围,能结合实际而选择不同数量的电池。如果选用单块电池的话,“萤火虫”最多能飞行15分钟。该无人机拥有60公里/小时的最快速率,能满足垂直起降需求并能实现悬停操作。当处于10米/秒风速环境下,该无人机依然维持平稳运行,能力不俗。在武器方面,“萤火虫”可以根据攻击目标而在破片武器和破甲武器之间做出选择。该无人机安装了具有目标搜索和追踪功能的多光谱导引头,依靠特制数据链完成信息传输,满足全天候操作需求。在开展攻击作战的基础上,“萤火虫”还能凭借静音等特性来进行战场侦察,特别适合城市建筑周边环境。值得注意的话,“萤火虫”系统还拥有车载版,通过步战车来完成战术攻击等重任,有效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对于它的实战情况,外界并不知情,但拉斐尔公司此前披露已完成了反狙击手等模拟作战操作,取得了宝贵经验。该无人机已接受美军的用心测试,且被高度认可。
疗天使高达(治愈天使高达、拉斐尔高达)、炽天使高达Ⅱ(从疗天使高达分离出的无人机)机体名称:CB-002?Raphael?Gundam/ガンダムラファエル/拉斐尔高达/疗天使高达 型式番号:CB-002驾驶员:提耶利亚·厄德动力:GN-DRIVE?tau?型X3,即拟太阳炉高:21.7米(全高25.9米)重量:102.3吨武装:援助型GN加农炮X4(2个可遥控)GN加农炮X2GN光束步枪改(是GN-004的改良型)特殊装置:GN力场(GN?Field/GNフィールド)(未确认存在)Trans-Am系统(Trans-Am?System,トランサムモード)?审判系统(Trial?System/裁判システム)(未确认存在)
良好的隐身性能
无人驾驶飞机在几场局部战争中,尤其是在空袭南联盟行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令人瞩目的,但由于自身隐身技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遂行作战任务性质的局限,使其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很高的被击毁率又是发人深省的。在以“非接触”方式为主导的未来战争中,不尽快解决无人驾驶飞机隐身技术问题或仅仅扮演一个不堪一击的“假目标”角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增强无人驾驶战斗机的隐身性能是迫切需要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军事大国的高度重视。1998年年底,美国海军在签订研制无人驾驶飞机的第一份合同时,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就强调了无人驾驶飞机的隐身性能。以色列在研制和使用无人驾驶飞机方面积累了十分丰腴的经验,先后研制出了侦察兵、猛犬、先锋、猎人、搜索者、苍鹭、徘徊者等型号的无人机,并多次在战争中使用,其掌握的某些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但上述无人驾驶飞机主要用于侦察、电子干扰或反辐射攻击,作战功能有限。为了对付敌方的地地导弹等威胁性目标,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正在研制一种高空长航时隐身无人驾驶战斗机。该机采用隐身技术与远距空空导弹相结合,可携带莫阿布导弹,突入敌方战区后方,拦截和攻击处于助推阶段的地地导弹。机载莫阿布导弹是拉斐尔公司在巨蟒4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高空的最大射程约为100公里,飞行速度在1500到2000米/秒之间。无人驾驶飞机隐身技术虽然仍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适用于无人驾驶飞机的隐身材料的不断研制和隐身机型的不断完善,在未来战争中,它必将成为令敌方防不胜防的空中“暗箭杀星”。
准确的攻击能力
无人机和战斗机的结合,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无人驾驶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究应运兴起。遗憾的是,此后几十年中,无人机与战斗机却一直无缘结成连理,没能造就出无人驾驶战斗机。随着中远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发展日新月异,地空导弹、空空导弹的制导技术日臻成熟,可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水平也日益提高,“无人驾驶战斗机”的话题才得以被人提及,且有人将反辐射导弹的技术移植到无人机上,研制出了反辐射无人机,成为一种对地面雷达极具威胁的新式武器。这种航空武器的出现,可以说是向无人战斗/攻击机的发展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战斗机。它采取“自杀”的方式,与敌方雷达同归于尽,充其量仅仅是巡航导弹的翻版。而真正的无人驾驶战斗机应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巡航导弹”。
90年代初,美、英、以色列等航空工业发达国家,最先向无人驾驶战斗/攻击机这一技术高地发起了冲击。经过对未来战场环境和对正在发展的航空航天新技术的分析预测,军界和工业界人士认为,由于无人机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有危险的行动,保护军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今后10到30年的时间内,需要研制和使用新型的无人驾驶战术战斗机,执行一些对有人驾驶战斗机来说太危险,而对于一次性发射的导弹来说又不太经济的任务。据美国国防部声称,如果美国空军与海军的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因技术或预算问题而夭折,则将打算用无人驾驶战斗机取代现役的F-16和F/A-18战斗机。英国、法国、以色列和日本也在加紧研制无人驾驶战斗机。英国空军正在考虑用无人驾驶战斗机替代将于2015年退役的旋风GR4战斗机。各国五花八门的无人驾驶战斗机设计构想多数尚处于论证、研制和试验阶段,其中最典型的方案有: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为军方设计的未来无人驾驶战斗飞行器方案;波音公司准备将JSF战斗机改装为两种成本较低的“无人驾驶战术战斗机”;欧洲国家在研制出第四代战斗机EF2000和阵风之后,英国和法国决定联手研究一种具有强盛攻击力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携带各种武器的无人机将于2007到2025年投入实战。